目 录
1
概述............................................................................................................1
1
1
1
1
1
.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
.2 设计范围、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1
.3 主要建设方案 ..................................................................................3
.4 排土场容量、服务年限及排土场等别 ..........................................5
.5 投资概算...........................................................................................5
2
3
生产现状及周边环境 ...............................................................................5
2
2
.1 排土场生产现状..............................................................................5
.2 排土场周边环境..............................................................................5
排土场岩土工程概况 ..............................................................................6
3
3
3
3
3
.1 排土场自然气象和地形、地貌......................................................6
.2 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6
.3 排土场水文地质 ..............................................................................7
.4 地基工程分析 ..................................................................................7
.5 地质勘察结论..................................................................................8
4
排土场建设及容积 ..................................................................................8
4
4
4
4
4
.1 挡土墙设计.......................................................................................8
.2 排洪设施设计..................................................................................9
.3 排渗设施及位移观测设施设计......................................................9
.4 照明设施设计................................................................................10
.5 原有堆积坡处理............................................................................10
4
.6 排土场容积、服务年限、排土场等别........................................10
5
排土工艺及设备先择 ............................................................................12
5
5
5
5
5
5
5
.1 排土场类型....................................................................................12
.2 排土场堆置顺序............................................................................12
.3 排土作业工艺................................................................................12
.4 排土平台宽度................................................................................12
.5 排土场边坡角................................................................................13
.6 排土场最终境界边界处理............................................................13
.7 排土设备选择................................................................................13
6
洪水计算及排洪能力验算 .....................................................................16
6
6
6
.1 洪水计算标准 ................................................................................16
.2 洪水计算........................................................................................16
.3 排洪沟排洪能力计算 ....................................................................18
7
8
排土场稳定性分析 ................................................................................18
7
7
.1 排土场基底承载能力计算 ............................................................18
.2 排土场堆积坡稳定性计算............................................................20
排土场供配电、照明及通讯 ................................................................22
8
8
8
.1 供电电源.........................................................................................22
.2 排土场区照明................................................................................22
.3 场区通讯.........................................................................................22
9
排土场主要构筑物施工管理与要求....................................................22
9
.1 浆砌石挡土墙施工要求 ................................................................22
9
9
9
.2 浆砌石排洪沟施工要求................................................................22
.3 浆砌石施工要求............................................................................23
.4 施工管理........................................................................................24
1
0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24
1
1
1
0.1 水土保持.......................................................................................24
0.2 环境保护......................................................................................25
0.3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25
1
1 排土场复垦...........................................................................................26
1.1 排土场复垦要求..........................................................................26
1.2 复垦方案......................................................................................26
2 排土场安全管理 ..................................................................................26
1
1
1
1
1
1
1
1
2.1 安全技术要求..............................................................................26
2.2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27
2.3 消防安全要求..............................................................................27
2.4 矿山救护......................................................................................28
2.5 排土场安全投入预算..................................................................28
1
1
3 工业卫生 ..............................................................................................29
1
1
3.1 工业卫生要求..............................................................................29
3.2 设计中采取的措施......................................................................29
4 投资概算 ............................................................................................31
1
1
4.1 编制范围......................................................................................31
4.2 该算总投资..................................................................................31
1
1
1
4.3 编制依据......................................................................................31
4.4 定额指标......................................................................................31
4.5 投资概算表..................................................................................32
1
5 结论与建议 ..........................................................................................34
附图:
1
2
3
4
5
6
7
8
排土场现状及周边环境图
采场与排土场位置关系图
排土场平面布置图
排土场纵剖面图 A-A
排土场纵剖面图 B-B
浆砌石挡土墙断面、剖面图
排洪沟、截洪沟、马道排水沟断面图
位移观测基站桩结构断面图
另附:
9
工程地质剖面图 1-1
0 排土场挡土墙勘探点布置平面图
1 Ⅸ、Ⅹ号铁矿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
1
1
1
1
概述
.1 地理位置及交通
xx 县 xx 矿业有限公司刁家后沟排土场位于韩麻营镇汤头沟村。
距离县城 15km,距韩麻营镇 5km,行政区划属韩麻营镇汤头沟村。
排土场与韩麻营镇之间有村村通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排土场挡土墙中心坐标:X:4564062.5
Y:39570605
1
.2 设计范围、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2.1 设计内容
1
xx 县 xx 矿业有限公司刁家后沟排土场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浆砌
石挡土墙设计、排洪设施设计、排土场堆积境界设计、排土工艺以及
安全措施编写等内容;进行排土场区洪水计算、排土场稳定性计算、
投资概算。
1
.2.2 设计原则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设计有关
规程规范。
(
(
2)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及设备,尽量减少基
建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
3)排土工艺尽可能适应当地劳动力技术水平。
4)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充分体现建设“绿色矿山”的设计理念。
(
1
.2.3 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1
2
3
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
7
8
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
0)《地质灾害预防条例》(国务院第 394 号令 );
(
2)依据的主要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
1
2
3
4
5
6
7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 50421-2007);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198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矿山安全标志》(GB 14161);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200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
8599-2001);
8
9
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990 的Ⅲ类标准);
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1
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极限》(GBZ 2-2002);
2)《采矿设计手册》。
3)依据的主要文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
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08〕199 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006 年 3 号令);
1
(
1
2
2
3
)《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
005 年 1 号令);
4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暂行规定〉》(冀政[2006]69 号);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基础管理的实施意见〉》(冀安监管一[2007]127 号);
)《关于印发〈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
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实施办法的通知〉》(冀监管一[2005]55 号);
)承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治理和排土场
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承市安监字[2008]380 号。
4)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
5
6
7
(
1
2
3
4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与企业签定的委托合同书;
)xx 县 xx 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排土场地形图;
)承德市工程勘察院 2010 年 6 月提交的《xx 矿业采区排土场挡
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
6
7
)现场调查资料和矿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承德水文图集》(1989 年 3 月);
)设计参数:
年排放量 100 万 t/a。
堆弃物为排放物为露天采场破碎站甩废物料。堆积物粒径
—100mm,其中 50mm 粒径以下的占 30%,其余颗粒的占 70%。要
0
求排放时颗粒大的尽量堆置在排土场下游,细颗粒排放于场内上游侧。
堆弃物混合体自然安息角 35°。
三班作业。
1
.3 主要建设方案
1
.3.1 挡土墙
为了增加排土场的稳定性、拦截渗出污泥和减小滚石危害,设计
在排土场下游设置挡土墙。
挡土墙为浆砌石结构,顶部标高 497m,基础 要座落在中风化辉长
石基岩上,挡土墙轴线长(顶面)56.46m。中心部位地面上墙高 5m。
设计参数为浆砌石挡墙顶宽 3.0m,下游按 1:0.3 坡比建设,里坡
垂直。
1
.3.2 排土工艺及边坡
设计采用多台阶排土,最终排土高度 115m,底高 890m,顶高
005m。
1
排土场外坡每一阶段坡比为 1:2,每 15m 高设置马道,马道宽度
为 5m(945m 标高平台为 75m),最终堆积边坡角 23°。
排土工艺采用多台阶覆盖式,排土顺序采用从下向上,从后向前
进行。第一台阶高度 10m,后几个台阶高度均为 15m。
1
.3.3 排洪设施
(
1)排洪沟
为了排出场区内汇水,设计在排土场西南侧堆积境界外以不小于
%坡降修建排洪沟,排洪沟采用浆砌石结构,水泥抹面。排洪沟断面
4
规格为 2.5m(宽)×1.5m(高)。
(2)截洪沟
为了防止大气降水流入排土场,在排土场东北部堆积范围外修建
截洪沟,采用浆砌石结构,水泥抹面。断面规格为 0.6m(宽)×0.5m
(
高)。
(
3)雨季临时排洪沟
每年雨季前,要在排土场工作台阶高度修建临时排洪沟把洪水疏
导入主排洪沟,临时排洪沟可以采用毛沟结构,断面 1.0m(宽)×1.0m
(高)。
(
3)马道排水沟
为了排出坡面降水,在每个马道平台设置马道排水沟,马道排水
沟采用浆砌石结构,水泥抹面。断面为 0.4m(宽)×0.4m(高)。
.3.4 排渗设施
1
为增加排土场稳定和有效排渗,挡土墙加设排水管 3 根,排水管
采用 Φ200 的 PVC 管,铺设坡度为 3%,间隔为 5m。
1
.3.5 堆积体位移观测设施
在 915m、930m、945m、960m、975m、990m、1005m 标高马道
设置堆体位移观测桩,并在北侧山体设置观测基点桩,对堆体位移情
况进行观测。
1
.4 排土场容量、服务年限及排土场等别
排土场堆积至 1005m 标高时的总容积约为 117.75 万 m 。
3
3
3
该排土场已经堆放了 42 万 m ,剩余容积还有 75.75 万 m ,
还可以满足矿山 1.51 年的排土要求。
3
本排土场堆置高度 115m,总容积为 117.75 万 m ,参照上表,排
土场的级别为二级。
1
.5 投资概算
该矿排土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 100.3 万元,其中第一部
分建设费用投资为 59.3 万元。第二部分项目办理费用 31 万元,第三
部分预备费 10 万元。
2
2
生产现状及周边环境
.1 排土场生产现状
xx 县 xx 矿业有限公司刁家后沟排土场已进行了大量排放采场甩
废,废弃物排放采用皮带-推土机工艺,现在排放最高平台标高为
9
69m,堆放极不规范,平台高低不平,外坡角对数地点较陡,最陡处
阶段高度达 48m 高没有留设马道,堆积边坡角达到 34 度。
该排土场没有建设任何安全设施。现排土工艺采用压坡脚式,排
土工艺使用和排土顺序不是很正规。
2
.2 排土场周边环境
xx 县 xx 矿业有限公司刁家后沟排土场位于韩麻营镇汤头沟村刁
家后沟内,此沟内没有居民,没有耕地。排土场下游距离最近的居民点
为 570m,不会产生影响。
排土场北侧山梁后有一露天采场,相距 400m,又有山梁相隔,相
互不存在影响。
排土场的西侧和南侧是企业自己的三个采场,西侧的第二采场由于
矿石品位太低,没有开采价值,已经停产不采多年,以后也不在开采,
排土场可以占用;靠南侧的第一和第三采场是企业正在生产的采区,该
采区 2009 年 12 月由承德信诚矿山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开采设
计,设计采场的最终开采境界和排土场最终堆积境界最近距离为 50m,
不存在相互影响,但采场爆破时要统一布置避炮。
排土场的南侧与采场之间紧邻自己的干选车间,排土场的堆积物也
就是此车间干选后的废弃物。
3
3
排土场岩土工程概况
.1 排土场自然气象和地形、地貌
本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多年
平均气温 9.0℃,最高气温 41.5℃,最低气温-23.3℃;多年平均降水量
585mm,最大降水量 853.90mm,降水多集中在 7、8、9 月;标准冻
度 1.26m,最大降雪深度 27cm,基本雪压 0.3KPa;历年最多风向为
西北, 最大风速 20m/s,极大风速为 26m/s,最大风力 9 级,平均为 1~
2
级。
库区属侵蚀构造中低山区,沟谷纵深走向东西,地势南高北低。
库区位于荒山沟谷之中,沟谷纵横,且向沟谷纵深处十分为开阔,沟
谷横断面呈“V”型。山谷和冲沟两岸的山坡上分布有第四系沉积。两侧
山体倾角约 27º~33º,挡土墙处沟谷狭窄,两侧山体基本对称。
3
.2 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位于中朝准地台(Ⅰ2)的燕山台褶带(Ⅱ22)之承德拱断束
(Ⅲ62)中大庙穹断束(Ⅳ202)东段。
3
.2.1 地层结构
采用地面调查及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探,布置勘探点 7 个,
按地基岩土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成因类型,
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二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角砾、②辉长
岩,分层描述如下:
第一层 ①角砾
黄褐色,湿,稍密-中密,骨架颗粒成分以辉长岩、石英岩等为主,粒径
大于 2mm 颗粒质量占总质量 50%以上,充填物以粘性土为主,颗粒级
配较差,局部夹有粉土薄层。该层厚度一般为 2.10~8.50m。
第二层 辉长岩
②
1强风化辉长岩
褐灰色,裂隙发育,已风化成碎块状,矿物成份以斜长石为主,
睛色矿物多为黑云母,另有少量角闪石,具混染现象。该层厚度一般
为 0.90~1.90m。
②
2 中风化辉长岩
褐灰色,裂隙较发育,中粒半自形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
斜长石为主,睛色矿物多为黑云母,另有少量角闪石,具混染现象,
岩石质量等级为Ⅳ类。
该层全区分布,层位稳定,工程地质特性稳定,是良好的地基持
力层。
3
.3 排土场水文地质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两部分:
(
1)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要来源。库区大部分岩层裸露,构造发育,
地表岩石比较破碎,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带,构造、裂隙等下渗补
给地下水。
(
2)地表水的下渗是形成地下水的又一来源。
3
.4 地基工程分析
3
.4.1 场地土地震效应
本区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设计特征周期 0.45S.地震设计分组第二组.
3
.4.2 地质构造与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
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结果,按地基岩土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
征、物理力学性质、成因类型,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二个工程地
质层,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两侧岩体倾角约 27º~33º ,挡土墙两
侧山体基本对称,尚未发现有新近构造活动痕迹,未发现不良地质现
象,无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沟谷纵深出较为开阔,
因此,该处适宜筑坝。
据邻区经验场地等效剪切波速约为 350m/s,场地土为中硬土,场
地类别属Ⅱ类场地,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
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 0.45s,场地稳
定性较好,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有利于该项工程建设。
3
.5 地质勘察结论
结合现场测试及地区经验,综合考虑,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挡
土墙处两侧山体基岩裸露,且岩石致密坚硬,山体稳定,无坍塌、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迹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筑
坝;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方案,基础直接座于中风化辉长岩之上,以防
止排土场内土体产生侧滑或位移。
根据岩土层的密实程度、本区经验及相应规范要求,建议:中风
化辉长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k = 4000KPa,内摩擦角 ф 取 41º 为
宜,内聚力 C=2Mpa,弹性模量取 500Mpa 为宜,其渗透系数取
0
4
4
.001m/d。
排土场建设及容积
.1 挡土墙设计
为了增加排土场的稳定性、拦截渗出污泥和减小滚石危害,设计
在排土场下游设置挡土墙。
挡土墙为浆砌石结构,顶部标高 497m,基础要座落在中风化辉长
石基岩上,挡土墙轴线长(顶面)56.46m。中心部位地面上墙高 5m。
设计参数为浆砌石挡墙顶宽 3.0m,下游按 1:0.3 坡比建设,里坡
垂直。
3
经计算所需的浆砌石体积约为 2100m 。
4
.2 排洪设施设计
(
1)排洪沟
为了排出场区内汇水,设计在排土场西南侧堆积境界外以不小于
%坡降修建排洪沟,排洪沟采用浆砌石结构,水泥抹面。排洪沟断面
4
规格为 2.5m(宽)×1.5m(高)。
设计排洪沟上游点坐标为:X=4564127 Y=39570086 Z=1022,
出口坐标为:X=4563959.5 Y=39570581 Z=917.5。
排洪沟施工总长度 1040m。
(
2)截洪沟
为了防止大气降水流入排土场,在排土场东北部堆积范围外修建
截洪沟,采用浆砌石结构,水泥抹面。断面规格为 0.6m(宽)×0.5m
(
高)。
截洪沟施工总长度 130m。
3)雨季临时排洪沟
每年雨季前,要在排土场工作台阶高度修建临时排洪沟把洪水疏
导入主排洪沟,临时排洪沟可以采用毛沟结构,断面 1.0m(宽)×1.0m
高)。
(
(
(
4)马道排水沟
为了排出坡面降水,在每个马道平台设置马道排水沟,马道排水
沟采用浆砌石结构,水泥抹面。断面为 0.4m(宽)×0.4m(高)。
.3 排渗设施及位移观测设施设计
1)排渗设施
为增加排土场稳定和有效排渗,挡土墙加设排水管 3 根,排水管
4
(
采用 Φ200 的 PVC 管,铺设坡度为 3%,间隔为 5m。
浆砌石挡墙施工时要在地面向上 1.0m 高处留设泄水孔,每升高
1
.0m 留设一排。泄水孔断面为 100mm×100mm。
(
2)堆积体位移观测设施
设计在 915m、930m、945m、960m、975m、990m、1005m 标高
马道设置堆体位移观测桩,并在北侧山体设置观测基点桩,对堆体位
移情况进行观测。
4
.4 照明设施设计
为了保证排土场和排土公路夜间作业安全,在排土场两侧的山梁
和公路上要设置探照灯,设置数量应满足照明需要。
4
.5 原有堆积坡处理
由于该排土场已经使用,堆积坡外坡比较陡。
设计将坡面较陡部分和高出设计部分用挖掘机削除,按着本次设
计就近堆积至低洼处,以保证坡面平整;排土场平台向排土场的后部
要有 3%的反坡。
企业要在对现状排土场进行整改,并修建完安全设施后才可以再
进行排土作业。
4
.6 排土场容积、服务年限、排土场等别
.6.1 排土场容积
4
(
1)排土场的总容积
排土场容积计算表
标高
面积
平均面积
高差
(m)
0
排土场容积
累计容积
2
2
3
3
(
m)
(m )
(m )
(m )
(m )
8
90
00
10
20
30
40
50
0
0
0
0
9
9
9
9
9
9
2832.5
3968.78
5537.6
8692.0
11841.75
5654.5
1416.25
3400.64
4753.19
7114.8
10
14162.5
34006.4
47531.9
71148.0
10266.88
87481.3
14162.5
48168.5
95700.8
166848.8
269517.55
356998.8
10
10
10
10266.88
8748.13
10
10
标高
m)
面积
平均面积
高差
(m)
10
排土场容积
累计容积
2
2
3
3
(
(m )
(m )
(m )
(m )
9
60
70
80
90
7446.93
11855.
6550.72
9650.97
12954.5
16654.25
22685.00
26565.35
65507.2
96509.7
422505.95
519015.6
648560.6
815103.1
104195.3
9
9
9
10
14054
10
129545.0
166542.5
226850
19254.5
26115.5
27015.2
10
1
1
000
005
10
5
132826.75
1174779.85
3
经计算排土场堆积至 1005m 标高时的总容积约为 117.75 万 m 。
4
.8.2 服务年限
该铁矿年排岩量为 100 万吨。
1)排土场剩余容积
由于该排土场已经堆放了 42 万 m ,故剩余容积还有 75.75 万 m 。
2)年排放有效容积
有效容积为 V =V×K/K1
(
3
3
(
有
3
有
式中:V ——有效容积 万 m ;
3
V——每年剥离岩土实方量 100 万吨,38.46 万 m
K——剥离岩土的松散系数 1.5
K1——排土场沉降系数 1.17
3
有
V =50.17 万 m
(
3)排土场服务年限
排土场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
T=V / V
式中:T——服务年限,a;
有
3
V
有
——有效容积 50.17 万 m ;
3
V——排土场容积 75.75 万 m 。
T=75.75/50.17=1.51a。
3
3
经计算排土场的总容积为 117.75 万 m 。剩余容积 75.75 万 m ,还
可以满足矿山 1.51 年的排土要求。
4
.8.3 排场等级
参照《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规定,排土场等级划分如下:
排土场级别划分表
3
等
别
单个排土场总容量(万 m )
V≥1000
堆置高度 m)
H≥150
一
二
三
四
500≤V<1000
100≤V<500
100≤H<150
50≤H<100
V<100
H<50
3
本排土场堆置高度 115m,总容积为 117.75 万 m ,参照上表,排
土场的级别为二级。
所以主要构筑物按 2 级建筑标准设置,次要构筑物、临时构筑物
按 3 级设置。
5
5
排土工艺及设备先择
.1 排土场类型
该排土场按地形属于山谷型,采用皮带——推土机排土,属于多
台阶覆盖式排土场。
5
.2 排土场堆置顺序
排土场采用多台阶覆盖式排土方法,排土作业采用单台阶作业,
下台阶排满后再排置上一个台阶,不实行多台阶同时工作。
排土顺序采用从后向前,按着设计的台阶从下向上分台阶进行。
5
.3 排土作业工艺
依据排土场作业方式,采用皮带—推土机排土工艺。
.4 排土平台宽度
5
设计排土场采用单台阶排土,废石场堆置阶段的工作平盘宽度主
要取决于排弃物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的排弃设备、运输方式等因素,
其宽度应达到排岩工作不受影响的基本要求。
根据使用设备,选取平台宽度如下:
A=1.5+2(R+L)+C
式中:A——推土机平台宽度,m;
R——推土机转弯半径,8m;
L——推土机长度,5.0m;
C——超前堆置宽度,2.0m。
A=1.5+2(8.0+5.0)+2=29.5m。
正常排土场工作平台宽度 29.5m,最初在工作平台没有达到宽度
时,需要利用推土机协助推土堆置。
5
.5 排土场边坡角
排土场的边坡角应小于排弃岩土的自然安息角。本次设计所排弃
的岩土主要为采场干选后废弃物。
查表排弃岩土的自然安息角平均值约为 35°,为确保排土场的稳
定,设计每个阶段(15m)均以 1:2 的坡比排筑,马道平台宽度不小
于 5.0m,最终排土场的边坡角为 23°。
5
.6 排土场最终境界边界处理
在排土场最终边界 5m 范围内要排弃大块废石,排弃厚度 3.0m,
块石粒度大于 300mm。
5
.7 排土设备选择
5
.7.1 推土机型号
设计选用 ZL-50C 型推土机功率大、油耗低,带有废气涡轮增压
器,整机采用先进的液力传动、液压操纵技术,结构先进合理,操纵
轻便灵活,质量可靠。
ZL-50C 型号推土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厂家名称
单位
柳工
ZL50C
3
产品型号
3
额定斗容(通用斗)
m
额定载荷
柴油机
kg
5000
型号
6135K-9a、WD615.67G3
飞轮功率
额定转递
kw
1545
2200
r/min
最大掘起力
kN
kN
kg
160
146
最大牵引力
整机操作质量
17500
倾复载荷
车速
全转位置
kg
11900
10(13)
34
I 挡 前进(后退)
II 挡 前进(后退)
III 挡 前进(后退)
IV 挡 前进(后退)
km/h
最大卸载高度
mm
mm
mm
mm
mm
°
2900
1050
3427
2150
485
卸载距离(最大卸高时)
轴距
轮距
最小离地间隙
转向角
±35
轮胎外侧
mm
mm
mm
mm
mm
mm
s
6450
7720
7939
2956
2750
3410
6.5
最小转弯
半径
铲斗外侧
长
铲斗外侧
外形尺寸
宽
轮胎外侧
高
提升
下降
卸料
合计
s
2.5
工作提升霎时
间
s
3
s
12
轮胎型号
23.5~25
5
.7.2 推土机生产能力计算
(
1)推土机堆置岩土时,台班生产能力:
QT= 3
600VBTc KB
tH
3
式中:QT——推土机台班生产能力,m /台班;
3
VB——推土机一个循环堆置的岩土松方量,3m ;
Tc——班工作小时数,8h;
KB——推土机工作时间利用系数,0.75;
tH——推土机一个循环的时间,30s。
3
QT=3600×3×8×0.75/30=2160m /台班。
(
2)推土机在平台上平场的台班效率
Qs= 3
600FTc KB
mνL + to
式中:Qs——推土机台班生产能力,;
2
F——推土一个行程平场的面积,75m ;
m——平整面积 F 需要的行程数,3;
L——一个行程平场的区段长度,25m;
v——推土机运行速度,5m/s;
to——推土机转向时间,20s。
Qs= 3
600× 75×8× 0.75
2
=21600m /台班。
25
3
× + 20
5
(
3)推土机数量计算
矿山采用皮带排土,排至的废石按总量的 90%要推土机堆置计算
需要推土机数量。
推土机数量计算:
Vs Ks Kr
NT=
QT
式中:NT——需用推土机台数,台;
3
Vs——需要推土机移动的实方量,501.7m /班(总排土量 90%);
Ks——岩土松散系数,1.35;
Kr——设备检修系数,1.20;
3
Qr——推土机台班效率,2160m /台班(按堆置时计算)。
NT=501.7×1.35×1.2/2160=0.38 台。
根据计算选用 1 台 ZL-50C 型推土机完全满足排土要求。
6
6
洪水计算及排洪能力验算
.1 洪水计算标准
该排土场的级别为二等,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
规则》并参照《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规定,防洪标准应按
5 年一遇设计,由于周边环境复杂,故提高洪水计算标准,确定防洪
标准为 50 年一遇。
.2 洪水计算
依据地形图,求得该排土场汇水区内整个汇水面积为为 0.93km ,
2
6
2
径流长度 1.41km,平均坡降千分率 319。
依据《承德水文图集》(1989 年 3 月)中的水文数据,计算设计
洪峰流量 Q24P、洪水总量 W24P 及洪水总历时 T。
(
1)主要参数选择上
Cv=0.35×1.11=0.39
Kp(2%)=2.05
H24=62
n2=0.65
H=0.828
B=0.52
X=0.015
Y=1.38
洪水历时系数 a=8.0
径流深度 42mm
(
2)暴雨强度计算
依据排土场等级及洪水计算标准,并查用《承德水文图集》;
n
采用公式:i = sp τ
式中: i —— 暴雨强度(mm/h)
Sp ——雨力(mm/h);
τ ——汇流时间(h);
n——暴雨递减系数。
(
3)洪峰流量的计算
采用合理化公式:Qp% = 0.278(i − u)F
Qp%
3
——设计频率下的洪峰流量(m /s)
式中:
i —— 暴雨强度(mm/h)
u ——产流历时内的平均渗率(mm/h)
2
F ——流域面积(km
)
(
4)汇流历时计算
采用经验公式和查用《承德水文图集》计算。
B
3
)
1
采用公式:τ = H(l J
式中: τ ——汇流时间(h );
H 、 B ——汇流系数;
J ——河道坡降(‰);
(
5)洪水总量计算
采用公式:WP = 0.1HR F
Wp
3
——设计频率下的洪水总量(万m );
式中:
2
F ——流域面积(km );
0
.1——单位换算系数;
HR ——设计频率面雨量产生的径流深(mm )。
(
6)洪水历时计算
采用公式:Tm = w24 pα (0.36Q24P )
式中: α ——洪水历时过程系数;
Tm ——洪水历时(h )
统计以上计算数据,绘制洪水计算成果下表。
洪水计算成果表
项目
地点
汇水面积内
P=2%
26.56
频率
3
Qp(m /s)
3
W24p(万 m )
3.9
T(h)
3.26
6
.3 排洪沟排洪能力计算
排土场南侧排洪沟净断面为 2.5m(宽)×1.5m(高),最小坡降为
%。
4
排洪沟排洪能力验算:
RI
Q=WC
3
式中:Q—洪量(m /s)
2
W—过水面积(3.0m )
C—谢才系数(65.49)
R—水力半经(0.55m)
3
带入相应参数得排洪沟的最小泄流能力 q=28.2(m /s)。
3
3
排洪沟的最小排洪能力为 28.2m /s,大于 25.56m /s 洪峰量,满足
要求。
7
7
排土场稳定性分析
.1 排土场基底承载能力计算
根据该排土场岩土工程报告,排土场基底较为稳定。
在排土初期,基底岩土开始被压实,当堆置到一定高度时,基底
被压实到最大的承载能力,但尚未到达极限状态,排土场地基最大的
承载能力允许堆置高度为:
−
πϕ π
H1=10 πCctgϕ γ ctgϕ +
−
1
−
4
180 2
式中:H1——排土场高度,m;
4
C——基底岩土粘结力,岩土综合分析为 3.0×10 Pa;
φ——内摩擦角,取 40°;
3
γ——排土场物料的容重,由平均取样为 1.80t/m 。
−
1
H1=10 ×π ×3.0×10 × ctg40× 1.85×ctg60 +
−
4
4
π × 40 π
− =19.6m。
180
2
该排土场第一层堆筑高度 10m,小于上述计算值,地基处于最大
的承载能力之内,基底稳定可靠。
随着排土作业的进行,当基底处于极限状态,失去承载能力,产
生塑性变形和位移时,计算排土场极限高度为:
−4
H2=1
0 Cctgϕ
tg 45 + e
ϕ
2
−1
2
πtgϕ
γ
式中:H2——排土场极限高度,m。
−4
4
H2=1
0 ×3.0×10 × ctg40
1
40
2
−1 =125.5m。
2
πtg60
tg 45 +
e
.85
设计排土场最终堆积高度 115m,排土场基底承载能力及台阶极限
高度要求安全满足生产需要。
排土场在相邻台阶之间留设平台,减小排土场总体边坡角,使排
土场总体边坡角小于其自然安息角,增加排土场的稳定性。在基底稳
定的条件下,用弹性理论和极限平衡原理,计算第一台阶的极限高度,
计算如下:
−
4
H= 2
×10 C ctgϕ
γλ
式中:H——第一台阶极限高度,m;
4
C——松散岩土粘结力,岩土综合分析为 1.25×10 Pa;
φ——松散岩土内摩擦角,取 12°;
λ——稳定性参数,取 0.2。
−
4
4
H= 2
×10 ×1.25×10
× ctg12 =32m。
1
.80× 0.2
根据规范要求,多台阶排土第一台阶的高度宜为 25m 以下,设计
排土场堆置第一台阶的高度 10m,处于计算允许范围内。
7
.2 排土场堆积坡稳定性计算
1)计算方法
稳定分析方法:圆弧滑动法。
2)计算公式
(
(
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Ks = ∑∑
Ri
Ti
Ri = Ni tanϕi + cili
Ni =
Ri =
(
Gi + Gbi )cosθi + PWi sin(αi −θi )
(Gi + Gbi )sinθi + PWi cos(αi −θi )
式中:Ks——边坡稳定性系数;
Ri——第 i 计算条块滑动面上的抗滑力(kN/m);
Ti——第 i 计算条块滑体在滑动面切线上的反力(kN/m);
Ni——第 i 计算条块滑体在滑动面法线上的反力(kN/m);
ci——第 i 计算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φi——第 i 计算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内摩擦标准值(°);
li——第 i 计算条块滑动面长度(m);
θi、αi——第 i 计算条块底面倾角和地下水位面倾角(°);
Gi——第 i 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岩土体自重(kN/m);
Gbi——第 i 计算条块滑体地表建筑物的单位宽度自重(kN/m);
Pwi——第 i 计算条块单位宽度的动水压力(kN/m)。
(
3)计算条件
排土场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3
岩体名称
c(kPa)
φ(°)
γ(kN/m )
浆砌石
排弃物
基底
20
3
40
30
41
20
19.5
25
20
圆弧稳定分析方法: 瑞典条分法
土条重切向分力与滑动方向反向时: 当抗滑力对待
稳定计算目标: (null)
条分法的土条宽度: 5.000(m)
圆弧入口起点 x 坐标: 85.000(m)
圆弧入口终点 x 坐标: 300.000(m)
圆弧出口起点 x 坐标: -5.000(m)
圆弧出口终点 x 坐标: 70.000(m)
搜索时的圆心步长: 1.000(m)
入口搜索步长: 1.000(m)
出口搜索步长: 1.000(m)
搜索圆弧底的上限: 1000.000(m)
搜索圆弧底的下限: -1000.000(m)
圆弧限制最小弓高: 1.000(m)
(
4)稳定计算结果
对不同剖面利用理正软件,导入相应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得到边
坡最小安全系数为 1.459,参照《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该
排土场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规定的最高安全系数 1.3,满足稳
定要求。
最不利滑动面:
滑动圆心
= (64.137,150.297)(m)
滑动半径
= 121.163(m)
= 1.459
滑动安全系数
(
5)计算结果图
8
8
排土场供配电、照明及通讯
.1 供电电源
排土场用电主要是照明,供电电源已经接入,照明电压采用 220V。
.2 排土场区照明
8
设计排土场采用投光灯照明,投光灯安装在灯塔上。排土场照明
及接地、灯塔的防雷及接地,按有关供电规范规定设计。
.3 场区通讯
根据生产管理需要,排土场值班室设置通讯电话,电话采用有线
和无线电话两种。
8
9
9
排土场主要构筑物施工管理与要求
.1 浆砌石挡土墙施工要求
施工浆砌石挡墙时,基础必须和两侧墙肩嵌入在中风化基岩内。
浆砌石挡墙施工时要在地面向上 1.0m 高处留设泄水孔,每升高
.0m 留设一排。
1
9
.2 浆砌石排洪沟施工要求
对放线要进行复测,测量员定出管道中心线位置后,要进行复测,
其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允许进行下步施工。
用反铲进行开挖,面积大且开挖深度小于 0.5m 的用人工整平。具
备施工条件的块先开挖,由测量队按照设计图进行测量放线,并跟踪
测量开挖高程,严禁超挖,开挖时连同防冲槽一起开挖成型,人工进
行修坡平整,并用反铲拍实。
要严格按照设计位置修建,排洪沟必须建设在基岩基础上。
9
.3 浆砌石施工要求
1)砌石材料
石料应质地坚硬、新鲜、完整且单块重量不小于 25kg,石料使用
(
前面应进行清洗,除泥和水锈杂质,对于有尖角的石块需进行修整,
特别是用于面层的石块应进行修琢,达到设计要求。
(
2)砂浆拌制
浆砌石砌筑的 M10、M15 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进行拌制,搅拌时
间不少于 2~3min,一般不应采用人工拌.拌制砂浆时,严格按照试验
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配料的重量允许误差为:水泥为±2%,砂、
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拌制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
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用水量,保证水灰
比的准确性。拌制好的砂浆应随拌随用,对于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
应重新搅拌,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砌筑砂浆和勾缝砂浆要分开搅
拌,不允许混拌。
(
3)浆砌石砌筑
砂浆材料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水泥为人工卸车),砂浆根据
用量大小进行搅拌,砂浆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搅拌后用手推
车推至施工地点。石料由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经人工搬运至施工地
点。
浆砌石施工采用铺浆法砌筑,采用 M10 砂浆砌筑,砂浆稠度为
3
0mm~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当适当调整。铺浆前先对碎石垫层适
量洒水,砌筑时第一层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然后摊铺
0mm~30mm 的砂浆灰层,砂浆应饱和,对于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用
2
碎块或片石嵌实,再砌筑下一皮石块。
采用铺一层砂浆砌一层石块,砌筑时大小粒径要搭配得当,层与
层间采用错缝锁结方式铺砌,分层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砌体外露面的侧边,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砌筑,边缘应顺直、整
齐牢固,达到平整要求,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应大于 25mm,在砌筑后
1
2~18 小时之间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
采用 M15 砂浆勾逢,灰砂比控制在 1:1~1:2 之间,清缝在砌筑
4 小时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 2 倍,勾缝前
2
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留残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洗刷干净,并用湿润物覆盖
保持 21 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
动。
9
.4 施工管理
1)排水系统构筑物施工过程中要实行“三制”,即项目法人负责
制,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
2)排土场建设应由中标的有资质的建设单位承担施工,有监理
资质的单位承担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
(
(
3)排土场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满足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4)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后的排土场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如
(
需局部修改设计须经设计单位认可,重大方案修改必须报经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
5)排土场工程施工应建立技术档案,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各种
试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等。
(
6)在施工全过程中,企业和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质量做好监督检
7)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应编制竣工报告和竣工图。
查。
(
1
1
0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0.1 水土保持
为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减少和治理工程建设及运行中的水土流
失,在排土场建设施工和运行中应采取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土地整
治措施、植被保护措施及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防止水土流失。
1
0.2 环境保护
1
0.2.1 主要污染物
(
1)粉尘
粉尘主要是废弃物排放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
2)固体废物
主要为排土场内堆置的岩土。
3)噪声
噪声源主要有岩土运输噪声,排土作业设备噪声。
4)尾气
(
(
(
运输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污染环境
1
0.2.2 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1)地表皮带运输、推土机推土将产生一定量的扬尘,设计采用
洒水降尘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
(
2)固体废物物采用全部在排土场堆放,没有外排。
3)生产作业选择白天进行或在设备上加装消声器,设备尽量选
用噪声较小的,使场界噪声达到 GB 12348-90Ⅱ类标准的规定要求,
噪声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
4)为改善矿山环境,保持水土及生态环境平衡,矿山必须加强
矿区的绿化工作,在矿区内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在办公及生活区种植
花、草、树木,在道路两旁种树,绿化面积达 20%以上,以尽可能减
少因过去和将来采矿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矿山职工工作生
活在优美清新、文明卫生的环境之中。
1
0.3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
矿山设安全环保科,负责全矿的安全环保工作。除安全、环保管
理职能外,还兼有防尘科及灾害检测职能。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环保
管理、地表沉降观测、通风防尘管理及其他灾害的监测工作。由熟悉
地质、测量及岩体力学、防尘和安全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工程
技术人员组成。
需进行其他项目环保监测时,可请当地环境监测机构完成,发现
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
1 排土场复垦
1
1.1 排土场复垦要求
1)复垦类型应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条件允许时,
应优先考虑为耕地或农用地。
(
(
2)复垦规划宜满足开发复垦耕地与占用耕地动态平衡。
(
3)复垦后地形地貌应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其植被的
覆盖率不应低于原有覆盖率。
4)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1.2 复垦方案
排土场最终平台,复垦场地作为农业用地,经整治后地面平台坡
(
1
度小于 5°,利用自卸汽车运载优良土质进行覆盖,装载机平整,覆土
厚度应在 1.0m 以上。
排土场坡面,复垦后作为林业用地,经整治后地坡度不宜大于 25°,
2
1
1
5°以内的坡地可用种植草灌木固土封坡,覆土厚度不小于 1.0m。
2 排土场安全管理
2.1 安全技术要求
(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立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
2)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进行
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
(
3)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方面的检查、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
(
4)必须设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
5)为全面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建设和生产运行前必须
(
编制和认真实施排土场设计及安全专篇中的设施和措施。
2.2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1)企业要成立不少于 3 人的专职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矿山生产
安全、通风防尘、灾害监测等。
2)救护、医疗急救组织及人员配备
工业卫生和医疗急救与就近的乡卫生院签定救护协议。
3)安全教育、培训及人员配备
1
(
(
(
安全教育工作由企业负责人亲自主抓,成立由技术、安全等专业
人员组成的培训小组,亦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兼任或有关部门的专业
技术人员授课。
职工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调换工种的人员,必须进行新岗位
安全操作教育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重要岗位,重要设备与设施的
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专门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取得操
作资格证书或执照后,方准上岗。
(
4)制定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
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重要内容要上墙;编制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制
定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进行演练一次,并结合演练结果修改预案。
1
2.3 消防安全要求
由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兼职消防队伍,消防队不得少于 5 人,同
时与就近的专业消防队签定消防服务协议,负责消防工作。
利用选厂的高位水池作为消防用水池,平时保留适当水量,以保
证消防用水,水泵等排水设施要完好可用。
值班室等主要构、建筑物采用砖石非燃性材料,木制门窗涂耐火
漆。
要根据可燃物的特点,配备适用的灭火器材。主要地点设置防火
器材存放点,备足沙箱、灭火器等。
1
2.4 矿山救护
企业要成立由负责人主管的兼职救护队,兼职救护队人员不少于
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及器材,救护队定期进行训练并对职
6
工进行自救互救训练。
救护人员、设备配置表见下表:
救护队人员配备表
序号
职务
队长
人数
职责
1
2
1
1
1
负责救护队管理及救护协调指挥
协助队长负责救护队管理及救护协调指挥
负责指挥抢险具体工作
副队长
组长
成员
救护组
3
4
抢险组
全体员
工
负责抢险工作实施
2
负责伤员临时救护并将伤员送医院
设备配置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救护车(可兼)
担架
单位
辆
数量
存放地点
车库
1
2
3
4
5
1
1
个
应急器材库(或领导值班室)
应急药品
足够数量 应急器材库(或领导值班室)
医疗器械
套
2
应急器材库(或领导值班室)
应急器材库
其它应急救援材料
足够数量
1
2.5 排土场安全投入预算
安全投入一定能够满足项目安全生产需要和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安
全投入的要求,安全资金投入汇总如表:
安全资金投入一览表
序
金额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号
(万元)
3
1
2
3
4
5
6
7
8
浆砌石挡墙
排洪沟
m
2100
1040
130
16
31.5
20.8
1.3
m
m
截洪沟
观测点
个
m
1.6
排渗管
30
0.1
照明
1.0
安全培训、劳动保护
其它不可预见投入
2.0
2.0
合
计
60.3
1
1
3 工业卫生
3.1 工业卫生要求
(
1)采用喷雾洒水、通风除尘等综合措施,防止粉尘污染;
2)生产设备噪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环境噪声较大的作业采取
(
个体防护,以避免噪声危害;
(
3)排土场工作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加强生产工人的个体卫生防
护。
1
3.2 设计中采取的措施
3.2.1 防尘措施
1
(
1)推土过程对司机室要密闭净化,布置设备时要考虑风流方向
及邻近尘源位置,以减少危害及影响。
(
(
2)增加矿岩湿度防止粉尘飞扬。
3)排土场及公路配备洒水车进行降尘。
(
4)接尘及受粉尘危害作业点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个体防护
器具。
1
3.2.2 防噪声和振动措施
排土场各种运输车辆在生产运转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除了
在运输设备上采取消音减震等措施外,在总图布置上,工业区与生活
区规划绿化隔离带,抑制噪音传播。
1
3.2.3 个体防护措施
矿工应配备护耳器、矿工帽、矿工服等个体防护装备,防护器具
应符合以下条件:
(
(
(
1)穿戴方便,穿后无束缚感,不妨碍作业。
2)具有充分保护身体的性能,且同作业相协调。
3)须选用优质的原料制作,不得含有可能损伤机体的因素,特
别不能有损害皮肤的因素。
4)结构设计和组装要求牢固、合理,符合人类工效学和卫生学
的要求。
(
(
5)外观与色彩尽量工程美学的要求,易于为使用者接受。
1
3.2.4 卫生保健措施
(
1)排土场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入矿工人
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胸透、听力测定、血液化验等指标):并建立
健康档案;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应拍照胸大片;不适合从事排
土场、井下作业者不应录用。
(
2)对接触粉尘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应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和诊断标准,定期对职工进
行职业病鉴定和复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体检鉴定患有职业病或
职业禁忌症,并确诊不适合原工种的,应及时调离。
(
3)下列病症患者,不应从事接尘作业:
1
2
)各种活动性肺结核或活动性肺外结核;
)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严重,如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气管
喘息及支气管扩张;
3
)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如肺硬化、肺气肿、严重
胸膜肥厚与粘连;
4
)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症,Ⅱ、Ⅲ期高血压症及其
它器质性心脏病;
5
6
)曾有接尘史,并已产生影响的;
)经医疗鉴定,不适于接尘的其他疾病。
4)对职工的健康检查,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并建立职工健康档
(
案。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予治疗、疗养和调
离有害作业岗位。
1
1
4 投资概算
4.1 编制范围
该排土场工程概算编制的范围为浆砌石挡土墙、压坡体、排水沟、
排洪沟及相应的辅助设施。
1
4.2 该算总投资
该矿排土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 100.3 万元,其中第一部
分建设费用投资为 59.3 万元。第二部分项目办理费用 31 万元,第三
部分预备费 10 万元。
1
4.3 编制依据
4.3.1 工程量
1
按各专业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计算。
4.3.2 设备价格及运杂费
1
1
(
1)设备价格采用厂家报价、询价及类似设备价格进行估价;
2)设备运杂费为设备价格的 4%。
(
4.3.3 材料价格
按 2008 年 1 季度《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每季度价格信息》及当地
市场旬价进行编制。
1
4.4 定额指标
采用 2009 年《冶金工业概算指标》及类似工程指标并进行了调整。
1
4.4.1 施工取费
执行 2009 年《冶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1
4.4.2 其他费用
参照 2003 年《冶金工业建设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中国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项目总投资组成及其他费用规定》的有关文
件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计算。
1
1
1
4.4.3 预备费用
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和第二部分其它费用之和的约 5%计取。
4.4.4 说明
该概算总投资中不含土地租赁费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4.5 投资概算表
总
概
算 表
单位:万元
建筑
概
算
价
值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安装
设备
其它
合 计
工程费 工程费 购置费 费用
Ⅰ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56.3
31.5
1
2
59.3
31.5
3
浆砌石挡墙 2100m
排洪沟 1040m
截洪沟 130m
观测点 16 个
排渗管 30m
照明
1
20.8
1.3
1.6
0.1
1.0
2
0.8
1
.3
.6
.1
1
0
1
2
其它
2
Ⅱ
1
2
2
第二部分其它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
工程勘察费
31
31
5
2
2.5
5.0
2.0
2.0
2.0
2.0
2.5
2.0
2.0
2.0
2.0
31
3
工程设计费
4
工程监理费
5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
环境影响评价费
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
地质灾害评估费
地形测量费
6
7
8
9
1
0
1
环保检测费
1
水土保持费
1
2
安全评价费
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
预 备 费
56.3
56.3
1
1
2
2
90.3
10
Ⅲ
10
概算总投资
41
100.3
1
5 结论与建议
该排土场挡墙采用浆砌石墙,墙顶标高 895m;排洪 设施采用排洪
沟;堆积体设置了观测设施,以上的设施符合该排土场现状需要和规
程规范要求,企业只要严格按设计落实,可以保证排土场的安全。
由于该排土场已经使用,矿山在建设块石充填体时,一定要清理
好边坡和基础,保证安全,工程一定要在雨季前完成。
企业应按设计配齐值班管理人员和通讯设备,备好应急物资,保
证排土场隐患随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处理。
/pdf/swf/201309/2013_0913_224010_510.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