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滑坡:
土场是堆积废石的场地,工程地质资料不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特别是雨季,汛期暴雨形成采场内存水。土场周边没有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截洪沟)或排水设施淤塞,不畅通的情况下,及块、面混排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滑坡现象,若土场内的水得不到及时的疏走,使岩石含水饱和度http://www.shennonggao.com逐渐增大,则容易引起大面积的滑坡。
1.2塌方:
1.2.1排水平台不平整,排土工作向坡顶方向坡度不到2﹪-5﹪;
1.2.2卸载平台边缘修筑挡车设施,小于规定的高度,顶宽和底宽小于规定的宽度;
1.2.3坡角被挖;
1.2.4块面混排增大安息角;
1.2.5雨水的冲刷,拉沟,进面发生土场塌方;
1.3滚石:
排土场的阶段高度偏高,安全平台偏小,总边坡角偏大,废石滚落的可能的最大距离估计不足,则容易引起滚石事故。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排土场应急救援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保护环境”的原则。
2.1.1统一指挥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集体指挥下开展。
2.1.2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抢救遇险的人员,放置事故扩大。
2.1.3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神农百草膏生新的坍塌和滑坡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常书林(15135004826 13835072751)实施预案的最高行使负责人,对应急救援负全面责任
副指挥:孙锁栓(13994191637 13526189898)负责矿山灾难应急救援的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单位、各组织成员做好应急预案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危害
应急办公室主任:熊登峰(13994192067)负责车辆调度,后勤保障,信息发布及外援人员的组织联系
3.2.2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和专家调动装备和资源,同意指挥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救援情况。
3.2.3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及职责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
3.2.4现场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现场应急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熟悉事故现场的分管安全的副经理具体负责,根据事故现场救援需要,设置救援小组
3.2.4.1综合协调组:负责综合协调各专业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传递,督促各专业完成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救援任务,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汇总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对外联系及上报。由现场指挥部抽调人员组成。
3.2.4.2施救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生、控险、排险等工作。由公司救护队、保安队伍组成。
3.2.4.3医疗救护组:负责抢救伤员,确保伤员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由医疗室组成。
3.2.4.4疏散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持现场秩序。由保卫科组成。
3.2.4.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的供应,并组织车辆运输。由后勤科组成。
3.2.4.6环境监测组:负责环境监测和气象资料的提供,负责环境的控制,处置工作。由环保科组成。
3.2.4.7专家组:提供施救方案和突发情况的处置对策。由现场指挥部抽调人员组成。
4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事故 类别 |
主要 事故模式 |
控制方式 |
责任岗位 |
滑坡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详 |
1、进行专门的地质勘探工作。2、定期进行安全稳定性定期检查。3、定期进行观察4、对有水系地带进行治理。 |
调度员推土机司机 |
土场内存水有汇水 |
对地表水进行疏通排出,排水渠畅通土场内无汇水。 |
调度员推土机司机 | |
块面混排 |
合理安排块面排弃,监督块面排在同一土场。 |
调度员推土机司机 | |
塌方 |
土场下沉 |
1、排土场平台平整,并有2%-5%的返坡。2、因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导致驾驶员视距小于30米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排土作业。3、汽车进入排土场内距排土工作面50米-200米时速度低于16公里/小时50周围内低于8公里/小时。4、排土作业区配备质量合格适合相应载重汽车使用的钢丝绳和大卸等应急工具。 |
调度员推土机司机 |
坡角被挖 |
及时清理私人在排土场下采矿 |
调度员推土机司机 | |
块面混排 |
块面分地方排弃 |
调度员推土机司机 |
4.2预警行动
当班调度及现场作业人员监控到以下信息时,要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排水设施淤塞,不畅通的情况下,及块、面混排的情况下,发生滑坡现象;雨水的冲刷,拉沟,进面发生土场塌方;其他危及排土场安全的险情。办公室立即报总指挥批准,发布预警通知。
5 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一般事故,其最先发现者或目击者及知情者应直接向本级领导或调度人员、管理人员报告,也可同时向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或专业救援队伍报告和求救。
接到事故应急救援报告的各级职能管理人员和组织指挥机构、专业救援队伍,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并快速赶赴事故现场,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立即展开组织和指挥救援工作,直至事故被安全控制和消除为止。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6 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
(3)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
(2)超出市(地、州)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3)跨市、地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
(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产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发生跨县级行政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市(地、州)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6.2响应程序
6.3处置措施
6.3.1滑坡事故的的预防处理:
6.3.1.1对土场应按有关的资料和中介机构的设计进行排弃;
6.3.1.2对土场依据的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弃;
6.3.1.3在汛期特别是在暴雨后检查土场是否有局部的滑坡,若有应记录位置、范围、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6.3.1.4选取土场最陡处和水系发育处进行实测,岩石安息角一般不宜大于设计值。若有局部土场略陡,应尽快调整,使坡度符合设计值;
6.3.1.5日常巡查和观测,发现不安全因素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3.1.6参加人员:
采矿专业技术人员、矿安全管理科有关人员及调度;运输作业区负责人。
6.3.2塌方事故的预防处理
6.3.2.1土场应加强观测,注意土场的变化情况和下沉情况,保证排土平台的平整,反坡达2﹪-5﹪;
6.3.2.2卸载平台边沿修筑挡车设施,高度大于轮胎直径的1/2,顶宽和底宽大于轮胎直径的1/4和3/4;
6.3.2.3提高推土机司机(指挥人员)的责任心;
6.3.2.4打击私采乱挖人员,保证土场下部完整;
6.3.2.5块、面废石分开地点排放;
6.3.2.6在防汛期间必须采取防排水措施,防止连续暴雨后发生塌方事故;
6.3.2.7地震后,必须对土场进行检测。及时修复和加固破损部位,确保土场的远行安全;
6.3.2.8定期或不定期(汛期前)组织进行土场安全大检查,对土场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防止发生塌陷事故;
6.3.2.9参加人员:
采矿专业技术人员、矿安全管理科有关人员及调度;运输作业区负责人。
6.3.3滚石事故的预防处理
降低排土场的阶段高度,增大安全平台宽度,降低总边坡角,合理确定废石滚落的可能的最大距离,防止发生滚石事故。
6.3.4排土场事故
6.3.4.1发生事故的处理:
a在汛期特别是在暴雨后检查坡体是否有无局部滑坡,若有,应记录位置、范围,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防止事态的扩大。
b日常巡查和观测,发现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c参加人员:
c1排土场专业技术人员。
c2矿救援消防队、矿安全管理科有关人员及调度。
c3采矿厂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6.3.5当事故救援工作结束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6.3.5.1及时向上级提交救援过程的书面报告。
6.3.5.2参与事故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事故调查分析,并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协助查找和分析事故原因。
6.3.5.3从专业和权威的角度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且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审核和核实。
6.3.6可能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的不利方面
6.3.6.1事故发生时为暴风雨天气。
6.3.6.2事故发生在汛期时间。
6.3.6.3节假日发生事故。
6.3.7事故发生时可能的波及范围
6.3.7.1一般事故:事故源点区域
7 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7.1通信与信息保障
总指挥:常书林 15135004826 13835072751
副总指挥:孙锁栓 13994191637 13526189898
应急办主任:熊登峰 13994192067
原平市安监局 0350-8227066
忻州市安监局 0350-3021160
原平市矿山救护队 0350-8384717
县急救电话: 120 消防支队: 119
忻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 0350—3121397
7.2应急队伍保障
我公司成立一支消防救援队:
禹建宾 李鸿亮 董玉保 何 磊 袁 雄 熊少华
管建中 万玉青 李海青 刘广玉 赵和平
7.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物资装备表
序号 |
物资装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存放地点 |
状态 |
1 |
担架 |
付 |
3 |
库房 |
良好 |
2 |
铁锹 |
把 |
50 |
库房 |
良好 |
3 |
备用水泵 |
台 |
5 |
库房 |
良好 |
4 |
塑料水管(4寸) |
m |
1000 |
库房 |
良好 |
5 |
塑料水管(6寸) |
m |
1000 |
库房 |
良好 |
6 |
塑料水管(2寸) |
m |
1000 |
库房 |
良好 |
7 |
编织袋 |
条 |
20000 |
库房 |
良好 |
8 |
充电手电 |
个 |
20 |
库房 |
良好 |
9 |
雨靴 |
双 |
100 |
库房 |
良好 |
10 |
安全绳 |
条 |
50 |
库房 |
良好 |
11 |
塑料布 |
M2 |
300 |
库房 |
完好 |
12 |
干粉压火器8kg |
个 |
20 |
厂区 |
良好 |